记得88年进工厂的时候,车间给我安排了一个师傅,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师傅长得圆圆脸,皮肤很白,个子不高。师傅姓吴,有个女儿,师母也在同一个工厂里,记得好像是管档案的。师傅带徒弟,在我们那个年代是工作必走的路径,跟一个好师傅,可以学到好多东西,为今后在工厂里做下去,可谓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师傅有名,那在别人面前提起我的师傅是谁的时候,特有面子!我的师傅不算太有名,但是鉴于我父亲的名声,对我也算是中规中矩的,教我日常的规矩,教我设备的操作,教我划线打孔,教我模具的拼装,等等!记得师傅刚带我,就接到了车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J2水准仪包装箱的模具制作,由于包装箱分为上下二个箱体,所以我师傅带着我承接了下箱体的模具任务,另外一位师傅承接了上箱体的模具任务。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此次模具任务是有奖励的,这在80年代的国营企业里,那是让大家都异想不到的事情!当然,奖金也就几百元而已,分到每个参与者手中,也就几十元不等,在当时工资只有几十元的条件下,这笔奖金已经非常诱人了!那时候的徒弟,可得把师傅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言听计从!每天8:15上班,我得8点前就到车间,帮师傅洗好茶杯,擦好桌子,冬天的话,要提前劈好柴,生好炉子。等炉子生好,烧水把热水瓶灌满,等师傅们上班后可以泡茶,围坐炉子旁,吹会儿牛逼,这时候你得及时把烟拿出来,给所有的师傅们派上一圈烟,师傅们烟抽完,茶喝好,牛逼吹完,才开始正式开工(国营企业效率低下的通病)。师傅带我一共半年,在带我期间,我所做的工时,都算师傅的,要等出师后,才能够自己做工时,拿超产奖金。那时候的我,多看,多听,多做,屁话不出!
自己创业后,公司招收的第一名学徒叫穆俊林,记得那时候应该是96、97年吧,学徒和招工都是通过中介,学徒工应该工资是300元,一个月之内不行还能退换,因为每个学徒在中介那里都有押金,如果技能不行被工厂辞退,押金是不还的,所以每个学徒都很卖力!老爷子负责带学徒,他对每一个学徒都很用心,学徒们进步也非常快,有的学徒三个月就能熟练掌握车床的操作了,还对测量手法(卡尺、千分尺、内径量规)也比较精通,这大概和父亲从事职业教育有关吧!吴钱来也是那个时候招进来的学徒之一!现在吴钱来都自己是机加工厂的老板了。1998年,数控时代的到来,开启了时代的迭代,在没有任何人指导的情况下,我硬是看着机床说明书,学习编程和操作,把4台数控车床玩得滴溜转!后来又增加了加工中心,我一个人负责4台数车和2台加工中心的编程,对刀,调试,学徒和操作工就跟在后面,我调完一台,他们就操作一台,那时候的我,俗称是踩着风火轮的哪吒,脚不停蹄!
现在公司已经很少招收学徒了,一般都是招行业中最优秀的熟练工,因为培训一名基础员工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要从学校毕业生中去培养 一名优秀的工艺人员,那这名员工需要最少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现场实战阶段,就是从一名操作工做起,每天和设备、装夹、测量打交道,这个阶段需要1-2年,当对现场流程和设备操作已经熟练了,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工艺助理阶段,每天根据确定的工艺路线,完成工艺文件的绘制和编写,并且还得现场跟踪和及时修正,这个阶段最少需要2-3年时间。这个阶段是最难熬的阶段,基础工作量大,还不能出现任何闪失,一旦工艺文件有所错误,那后果就是成批零件的报废。能熬过这个阶段的,才能进入第三个阶段:成为一名初级工艺工工程师,自己主导完成一些低难度零件的工艺编写。这个阶段就开每个人的天赋了,天赋高的,又热衷于此工作的,2-3年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艺工程师,如果天赋差的,又对自己放松的,那3-5年也不一定成才!所以,成就一名优秀的工艺工程师,最少要花5-10年的时间代价,这里还不包括那些中途退出的培养者,这5-8年,对企业和员工来讲,成本和不确定性都太大了!
当然,新鸿基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制造部的工程技术主管王磊,他就属于那种既有天赋,有后期努力的人,他在进新鸿基之前,做过操作工,自学绘图和3D软件,在新鸿基这样的工艺大染缸里,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工艺工程人员。又比如CNC带班组长王旭明,在做调试工作的同时,自己学习编程技术,在公司需要程序工程师的时候,既有现场调试经验,又自学成才的他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工程师。上述二个案例,无一例外的告诉我们,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你自己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这时候你还需要去临时抱佛脚学习,那机会就跟你说再见了!就像《金刚经》里所描绘的:不管明月多么浩亮,只有清澈的湖水,才能倒影明月。如果是浑浊的,那是无法倒影明月的。
那企业需不需要提供给到员工培训的机会?需不需要通过培训来打造人才梯队?企业应该给到员工什么样的培训?我个人认为,在企业里,员工应该获得的培训是关于公司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及体系的培训,这些文字性及本本上写出来的东西,那是企业应该有义务让每一位员工知晓并不断刻画到脑子里去的。而那些关于道德层面的东西,我觉得作为一个具有法律担当的成年人,都应该自我具备的,这应该是每个职业人的基础。不能撒谎,不能做假,不能上班利用工作时间打游戏、聊天和做不是公司的事,不违背企业核心价值观,这些还需要培训吗?有的员工会一脸无辜地说:你没有培训我,所以我不知道!这样的员工,我觉得他应该回到他父母身边去,让他的父母教会他如何做人后再踏入社会。工作就是最好的培训!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一个积极向上的公司环境,就是你最好的学习机会,当然,你如果有一个愿意带你,愿意给你机会的领导,那你得庆幸自己了!企业,包括你的领导,没有义务一定要培训你,培养你,公司是大家一起共事的平台,你有你要做好的事,别人有别人需要最好的事!要想在职场中获得成功,你必须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付出比别人更加多的努力,努力拓展自身的认知,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努力让自己的心获得平静!只有当你做好了准备,机会到来的时候,对你来说,这才是“机会”!祝每一位新鸿基的伙伴们,都能够成就自我,福祉他人!
总经理 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