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管专栏

总经理专栏—本月话题:魏家桥的回忆

        所有可以想得起来的童年记忆,都留在平江路,灰砖白墙的老房子,出门是那条铺着石板的平江路,路的边上就是家家户户依赖生活的平江河了。记得大人们洗菜、洗衣服、甚至洗刷马桶都在这条河里。出了家门左拐,走上200多米,就到了平江路和白塔东路的交叉口,这里有一座桥,老苏州把这个地点叫“魏家桥”,我在百度地图上已经搜不到这个地点了,也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叫“魏家桥”。

 

      “魏家桥”既是人们出行的交叉点,也是人们生活的交叉点。居住在平江路北段的居民,去医院,去观前街,去上学,去开明大戏院看电影,都得经过这“魏家桥”。而住在平江路南段的居民,去上学,去动物园,去上班,同样也要经过这“魏家桥”。而人们日常的买菜,生活上一切的油盐酱醋的购买,也都得经过这“魏家桥”,“魏家桥”俨然是方圆500米内居民的咽喉要塞了。

 

      记忆里在“魏家桥”的东边,门面朝北,有一家国营杂货店,四开间的门面,名字叫啥已经记不起来了。这间杂货店分成了二间,靠东的一间,二开间的门面,主要卖日常生活中的油盐酱醋,酱菜调料,扫帚拖把之类的日用杂品,而靠西的一间,也是二开间的门面,主要卖糖果饼干,零食小吃。因为是附近唯一一家能购买日常生活物资的店,所以店里生意很好,进进出出的人也很多,同样也吸引了一帮小赤佬(苏州人对调皮捣蛋的孩子的统称)在店里热闹,我也不例外,瘦小的身子混在了这帮小赤佬中。在店里闹腾,也就是想乘大人们不注意,偷个糖果啥的垫垫嘴,当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的,要是被抓到,那得挨训,搞不好还得告诉老师和家长,那篓子可捅大了!

 

      “魏家桥”的东边,还有一家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店铺,是位于平江路口西边的一家大饼油条店,当然,在那个年代,它也是国营的。每天早上5点半,就有人在店铺边上取大饼油条的地方排队,我也会经常被爸妈差遣去买大饼油条(老苏州的早餐,最最常见的就是泡饭+大饼油条),拿上一根筷子,睁着半睡半醒的眼睛,沿着石板的平江路,跟在大人后面排队,一分钱二根油条,二分钱一块大饼,我记忆中很少买大饼,毕竟一块大饼可以买四根油条,那时候的日子得一分钱掰成二半用。筷子是用来把油条窜起来,提着走回家,有时候倒霉,也会半路油条掉地上,捡起来,把粘上泥土的表面用布擦擦,不会舍得扔掉的。这家店,早上买大饼油条,下午二点过后,就供应炸麻团和藕粉圆子,那都是现做现卖,记忆中一个麻团也得二分钱,一碗藕粉圆子就贵了,得七分钱,一般家庭是消费不起的,我在平江路生活的15个年头里,记得也就吃过1-2次这藕粉圆子,因为吃不起,所以心里特痒痒想吃,每次下午下学路过大饼油条店的时候,都会停留片刻,看看一份一份热腾腾的藕粉圆子,咽咽口水,过过眼瘾,趁早回家。

 

       苏州人有吃下午点心的习惯,比如生煎包、鸡头米、藕粉圆子,这些都是稍微有点钱的人吃的(那时候大家的收入都出入不大,主要是一些干部和工程技术员会有一些特殊津贴,那这部分人在当时就算是富人了),而我们也有自己喜欢且价格不贵的点心,比如烘山芋、喜蛋。记得在炒货店的路对面,就有一个烘山芋摊,我们都知道是隔壁292号里的一个邻居摆的,烘山芋的桶是用油桶自己改装的,烧柴在桶的下面,里面隔了一层一层的烘架,一毛五分钱一斤,我们小孩会拿零钱一分二分的去换一堆的山芋头(山芋切下来的二头的杂碎,或是一些小山芋头),揣口袋里,掏一个在嘴里啃啃,那满足感,不亚于现在美美的喝上一口茅台。烘山芋摊的路对面,就是在杂货店门口的路边,会有一个专门卖喜蛋的摊,一只煤炉上一只脸盆,脸盆里煮着满满的喜蛋,煮蛋里茴香的香味,老远就能把你肚子的馋虫勾引出来,我最喜欢吃半喜的蛋(蛋还没有完全孵化成小鸡,所以一半是蛋,一半已经有小鸡的身子了),全喜的蛋有点下不了嘴(全喜就是指整个蛋内部已经都变成小鸡了)。后来才知道烘山芋摊和这个喜蛋摊的老板是一对夫妻,在当时挺让人羡慕的,都揣测着这对夫妻应该比大部分的人都挣得多。

 

      下午的“魏家桥”绝对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掐正了大部分人下班回家烧饭的时间点,这个点也正好是小孩放学。摆菜摊农民的叫卖声,烘山芋摊上飘出来的山芋香味,喜蛋摊上的茴香香,有做糖人的,有卖冰棍雪糕的,有卖西瓜的,来来往往的人们,嬉戏打闹的小孩,构建了一副最具有烟火气的生活写照。我的童年欢乐,也刻画在了魏家桥的历史气息里,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刚发生地一样清晰。现在的平江路多了一份商业,少了一份生活。外地人眼中的平江路是苏州,苏州人眼中的平江路是回忆!一份美好的回忆!


                                                                                                                                                                                                                   总经理   李坚

<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