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一遍又一遍地在看着人事部发布的《新鸿基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是?》和《2024新鸿基儿童节_博物馆西馆之行》的视频,孩子们充满童真的语言,略显尴尬的表情,看着一张张幸福家庭的照片,看着孩子们绽放的笑容,把我的思绪,仿佛又拉回到了我孩童的年代。
70年代的孩子们,都会期盼着“六一儿童节”的到来,我当然也不例外。记得小学二年级时候的我,因为嗓音洪亮,时常被老师选出来和另外一个女同学唱男女生合唱,临近儿童节的时候,就要安排练习。到了放学时间,其他的小朋友都可以回家,我得留在班级里练习唱歌,那时候的我,小萝卜头一个,非常听老师的话,记忆中的老师,特别的凶,她弹着一架钢琴,一遍一遍地让我们按照她指导的发音和节奏来歌唱,我一边唱着歌,脑袋还时不时看看教室的窗外,看看爸爸妈妈是否来接我了。六一的那一天,学校里要举办全校师生的庆“六一”活动。学校里有个露天天井,大家都拿着小板凳,在老师的指挥下,一排排的坐好,顽皮的孩子还时不时会被老师训斥,嘈杂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就像开锅滚水里的泡泡,交头接耳的说着话,开心的心情,溢于言表。那天的我,老师给我穿上了学校借来的白衬衫和蓝裤子(那个年代,白衬衫和蓝裤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奢侈品),还在脸上涂上了一些许的胭脂,让小脸蛋看上去红扑扑的。我和女同学的合唱排在活动的一开始,记得儿童节活动的压轴戏是一位高年级同学的男生独唱,确实唱得好,现在想起来,还有余音绕梁的感觉。快到上场的那一刻了,我的小手心里都是汗,紧张呢!“下面是二年级的李坚和王英小朋友的合唱”,主持人报到我的名字的时候,全身都像通了电一样,如何走上台的,自己都不知道了,往那儿一站,就开始引声高歌,像完成任务的机器人,好不容易把歌唱完,我的后背都湿掉了。活动结束后,有评奖环节,我记得,还得了一个三等奖,拿到了奖状加奖品(奖品是二支铅笔)的我,别提有多高兴了,想着回家一定会被爸妈一顿夸,心里美滋滋着会一整天。集体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了游艺活动,在每个班级里都设了游艺活动项目,我还记得我当时最喜欢参加的是乒乓球进盆的游戏活动,每个小朋友有三次机会,地上放了一个脸盆,你如何将手中的乒乓球在三米之外仍到盆里去,当然,直接扔,肯定是不行的,你需要掌握让乒乓球在地面上弹进盆里去。记得教室的地面是木地板的,而且还凹凸不平,给借助地面弹进盆里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在掌握了方法后,我真的让乒乓球弹到了盆里,奖品当然是铅笔一支,老师也会夸赞我聪明,因为我会短时间内掌握利用地板反弹来让球入盆,而其他小朋友还是执著地往盆里扔球。
小时候的快乐是极其简单的,满足度也是极低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理念是铭刻在脑子里的,大家对老师的表扬及能否在全班级同学面前表现,还是非常看重的。时隔40年,20后的孩子们,和那时候的我们有巨大的不同,现在的孩子不仅在知识面上比我们广泛,还且在认知上也不在同一个维度。你看视频中孩子们对中国历史的阐述,那都连我们大人都不一定知道,说出来的那顺溜样,绝对把那时候上台都冒汗的我,甩出好几条街。而孩子们获得的礼物,更是我们那个年代无法去想象的。是现在的孩子幸福,还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幸福?不好说,时代在进步,孩子们在进步!那时候的我,一次表演,二支铅笔已经可以让我幸福一学期了。而现在的孩子,个个都能干,连礼物的挑选,都非常的智慧!坚信未来的年轻人,一定会比我们更加优秀。我们的时代已经结束,孩子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传递给到孩子们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成长为可以为自己而骄傲的个体!
总经理 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