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一家距今已有87年历史,专做铣床加工设备的日本厂家,在做机加工人的心目中,牧野机床代表着高精度、高效率和高价格,所以新鸿基在早先年选择机床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牧野,因为知道他家的机床贵!2019年组建自动化线,当初设计的时候,也没有考虑过牧野,还是觉得他家的机床贵,阴差阳错,最终符合自动化线要求的日本机床品牌,就剩牧野和马扎克了,牧野在当时也给出了最大的诚意,给了我们一个相对优惠的价格,至此,和牧野这个品牌结上了姻缘。4年使用下来,高效率和高精度在自动化线的加工运用上显露无疑,小问题当然也出现过,但是牧野售后服务团队,能够在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处理问题,并且非常地专业,让我对这个品牌具有了信任。为了迎合半导体市场超精密零件的产能扩充,公司计划再次购入适合此类零件加工的高精度设备,牧野的V系列和DA系列机床,再次成为此次选择的对象,和其他日本高端品牌型号同台较量。带着对牧野的好奇(这家公司为什么在铣床设备行业这么牛?)和选择机型的技术问题,我们踏上了此次日本牧野工厂参观及技术交流之行,本篇文章就是和大家分享在参观牧野日本工厂期间的所见所闻,能够和大家一起引起共鸣,共同促进新鸿基及整个中国制造业在制造之路上行稳致远。
第一篇:制造工厂建在富士山脚下的原始森林中
大巴载着我们前往牧野位于东京的胜山工厂,早有听说牧野的工厂在富士山下,当大巴驶离大马路,拐进一片茂密的森林小道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意外的,车子在森林的小道上拐了好几个弯,突然在眼前出现了一座白色外墙的工厂,到这个时候才真正相信并看到了这座建在森林里的机床生产工厂,一切是那么的精致,典型的日本企业一贯的干净整洁,一丝不苟及完善的接待流程。欧洲和美国的工厂也去过不少,但日本工厂的接待,还是值得我们国内厂家学习的,既不奢华,但也不缺乏尊重。这里有个小插曲,当大家都在工厂门前拍照留念后步入工厂大厅的一瞬间,一股熟悉的气味进入你的鼻腔,那就是切削液的挥发气味,大家都笑了,日方的接待人员也会意的说到,大家是否有一种回到自己工厂的感觉?看来全世界的工厂,都避免不了切削液的挥发味道。参观工厂的空隙时间,我们一行人被带到一个秘密地点,位于牧野胜山工厂的车间楼顶,楼顶上可以一览无遗的观赏整座富士山的秀美风景,比当地的旅游打卡地好太多了。和身边的牧野中国区总裁朱良先生聊起我心中的疑惑:日本政府是如何同意牧野工厂建在这么一个风景秀丽的森林里的?不怕环境污染吗?在如此环境下建设工厂,一定有很多规定和限制吧?朱良先生也看出了来自中国客人的疑惑,向大家缓缓道来:富士山脚下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岩基层,比较坚实,因为牧野机床的最后组装及调试需要高精度稳定性,所以工厂车间的地基建在火山岩基层上,可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和承重,确保机床能够在安装调试环节达到高精度。当然,工厂建在这里,也是收到日本政府很多的限制的,比如层高不能超过树木的高度,确保旅游观光的游客在登上富士山后,不会看到在山脚下的森林中有一处突兀的建筑,破坏整体的原始风景。对工厂的气体排放,液体废物及固体废物处理,也是要做到极其严格的要求,不能让任何污染环境的隐患发生,这样,才能在如此秀美的森林里做工厂。大家听完以后,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在中国,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匪夷所思,咋可能会同意你在这样的地方开工厂?哪怕你把污染源的控制可以做到极致。遗憾一刀切的政策,就是让那些污染环境的企业,不是从改善自身为出发点,而是搬离环保要求严格的地方,到要求不严格的地方继续去污染,从一个地方污染到另一个地方,这就是所谓的环境治理(不在我管辖的地盘就好,我的乌纱帽就保住了)。这几年,低端制造的转移,也成就和促进了诸如印度、越南近几年的高速发展。
第二篇:牧野工厂的一处秘密车间-新技术材料实验室
此行的中国团队的客人,都是涉及从事半导体零部件加工的公司,所以牧野公司特意安排从技术讲解,市场分析到机型介绍,都是围绕半导体行业零部件特点来展开的,在介绍新技术的时候,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自动断屑功能及自动刮研功能,这二个功能都是针对半导体零部件在加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开发的。那这些功能的开发,就是源自于牧野的一个秘密部门-新技术材料研究所。这个部门的功能就是运用牧野自身的设备,针对不同行业的加工特点,研究并开发适合这个行业加工特殊性的一些功能模块,供研发部门在机床设计时作为开发基础,也会在这个部门研究实际加工过程中,诸如切削液的使用寿命,刀具的最佳切削参数及自动化应用的开发,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运用在航空航天上做大型薄板类零件的翻板机,也看到了我们此次想要选择的DA500机型,看到了这个实验室做过的一些看似匪夷所思的零件,比如盘刀飞出的镜面无接刀痕,又比如用0.08直径的钻头打出来的一幅透光才能看到的画,这些无不展示着牧野机床的高精度。我觉得在这个地方学习到的,看到的这些技术成果,才是这次牧野之行最大的收获。
第三篇:如何能够赶上并超越日本的机床厂家
自06年第一次参观日本本土机床制造企业,到此次牧野之行,时隔已有18年,在这18年期间,国内机床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但绝大部分都是在低端机型层面内卷,那我们有可能在未来的18年中,诞生像牧野、大隈、马扎克、森精机这样的机床制造企业吗?为何一个1.2亿人口的日本,会诞生如此多的国际一流品牌的机床制造企业?我就这二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个人看法,仅做参考。从日本机床行业的现状来看我们国内的机床行业,有可喜处,也有可悲处。可喜的是,日本机床制造企业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不管是管理模式,生产模式或是销售模式,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20年前啥样,现在还是啥样,这就给国内的企业提供的追赶的机会。大家知道,机床是一切社会乃至国家生产力的源头,俗称“工业母机”,没有了“母亲”,哪来众多的“孩子”,作为一个全球制造大国,要想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工业母机-机床制造的突破,是必定要完成的任务,一旦这些机床制造大国,日本、德国、瑞士、美国对中国限制出口了,或者说远程控制了你的设备,那这后果不敢想象,我们手上的这些高效率、高精度的设备,瞬间就会变成一堆废铁。那有可能超越吗?我个人认为“难”,如果不动用政府手段,想要短时间突破机床制造这个关卡,难!日本为何有这么多的世界一流机床制造企业,这和日本这个国家的“土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的阶层相对固化,日本企业的终生雇佣制度及日本工人想法比较单一都有关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这样的“土壤”中,能够孕育出这样的“植物”(机床厂家),况且机床制造是个小众行业,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定下心来做,才能成功的行业,俗称“苦行僧”行业。反观国内的“土壤”,资本逐利,追求短期收益,年轻人职业选择机会多,梦想着通过互联网成为网红,一夜暴富,在这样的“土壤”中,是孕育不出伟大的机床制造企业的。当然,我有可能是多虑了,国家有那么多的专家,相信他们一定考虑地更加深入,更加透彻。我们要在某种程度上,学习和借鉴日本企业那种工匠精神,将做好产品当成一辈子的事业来做。只有中国的制造人,开始秉承长期主义思维和产品技术优先的时候,中国才是当之无愧的制造强国!
总经理 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