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文章写了这么多,写自己的文章还是比较少的。自己看自己,有时候会看不清,别人眼中的你,才是真正的你。但有多少人会伴你一生,从外人的视角,看到你的变化?父母是可以看到你从孩童到成年人的经历,而从成年人到老,那只有人生的伴侣最清楚了。世间的变化无法如人所愿,能够一起走到人生尽头的伴侣,是多么地难得啊!
现在的我,看似在管理上什么都懂,刚创业的时候,其实啥都不懂,但那个时候的我,还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能够起到决定人生命运的事情很多,但能从这些事情中,让我选择三件真正可以决定改变我命运的事情,我认为是这三件了:
第一件,真正让新鸿基走向数控时代
记得在1998年,那时候的我,年少清高,自以为什么都懂,自认为做机加工太枯燥了,总想着搞点新的玩意。那一年,我结识了二位做医疗影像软件的朋友,很快就和这二位朋友成立了公司,把办公地点还设在了上海(上海的大专院所及医院是我们主要服务的对象),还放弃了工厂的事情,只身前往上海驻扎,也时不时会去全国各地的医院对接客户。有一次,趁着去广州出差,顺便去了一趟东莞望牛墩镇,去见一下新鸿基在创业初期,就一直有业务往来的一家港资的光学企业,我们一直就给其供一款镜头的外壳,每年的业务量也就在5-6万元。此次拜访,一是看看对方的规模,二是想搞清楚为何合作了这么多年,业务量也就在几万元?在对方工厂里见到了他们的厂长和总工,聊起关于业务一直无法突破的事,对方也非常直接,对我说:我们现在的供应商都是用数控机床来加工镜头的金属件了,而你们还是停留在普通机床时代,鉴于你们一直质量很好,所以我们也就没有把你们一直生产的那款镜筒移走,如果你们能够引进数控机床,那我们的合作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回去以后,我把这个消息马上汇报给了父亲,父亲和我想法相同,马上买数控机床。在一众选择中,最终选择了最熟悉的济南第一机床厂的数控车床CK6136。机床来了,那谁来编程?谁来操作呢?当时也只有我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况且成立的那家医疗软件公司也连年亏损,我就义无反顾地决定,专心回到新鸿基,发展数控技术。这个决定开启了新鸿基的数控时代,也开启了我专注做好机加工的决心。至此,新鸿基是我未来人生的唯一为之奋斗之地。时至今日,我都没有为开了这家医疗软件公司,亏了好多钱而感到内疚,反而从这件事上,获得了新鸿基的新生而感到庆幸!后来和这家港资企业的业务真 的做到了每年几百万,为新鸿基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二件,真正让新鸿基走向数字时代
记得在2008年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想法,想要知道公司产品成本的真正构成,当时有4000多种产品,哪种产品、哪个客户为公司贡献了多少利润?哪些产品是挣钱的?哪些产品是亏钱?挣,挣了多少?亏,亏了多少?前任财务经理在接到我要搞清楚上述问题的时候,跟我说了一句:这哪能搞得清楚啊?这要多大的工作量啊?因为当时我对财务知识就像一张白纸,所以也没法再深入地要求下去,但我的心里一直留下了疑惑。有幸在2009年的一次公开课上认识了史永翔老师,史老师在课堂上对财务管理的诠释使我茅塞顿开。同年,我上了第九期利润决策特训营的课程。回来以后我就重新面试新的财务经理,希望通过新招的财务经理,来帮我推动公司内部数据的真实和透明。有幸我找到了,新来的财务经理通过6个月的努力终于将当时已经是6000多种产品的成本构成数据采集到位,并依托此数据将6000多种产品的毛益给分析了出来,这是公司在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壮举。第二阶段就是编制公司内部管理报表。有了强大数据积累的基础, 我们开始导入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推动预算达成,等一系列的措施。从此,公司开始进入真正的数字时代,管理的一切决策都基于财务数据,管理的一切行为都围绕达成财务数据。我也从一个管理小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掌舵人!
第三件,真正让新鸿基走向自动化时代
大家都看到了,2021年开始引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已经运行4年之久了,如今一切运行都已经进入理想状态,去年OEE已经可以稳定在月75%以上,今年的目标是朝着OEE突破80%,并且实现无人化调试及连续化生产。是什么原因让我在2018年的时候,有要上自动化生产线的想法,又是什么原因让我在自动化推进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建立标准化,到数字化打通运营,走自动化这一步是一种必然。人始终是企业最最重要的资产,但在长期企业的经营中,我深感到人才培养的不易,也深知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性,自动化之路是唯一能够破局的方法。在选择走这条自动化道路的时候,也考虑过是否会失败,毕竟如此大的投入,一旦失败,给企业的经营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上,则脱胎换骨!不上,则随波逐流!在从2019年到2021年自动化建设的这三年中,上面所提到的全面管理预算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保障了企业现金流的稳定,也保证了自动化线的顺利落地。现在回想起来,还真心有余悸!20年一个轮回,记得1999年企业首次引入数控机床的时候,我挑起了从传统加工过渡到数控加工的大梁,如今,20年过去了,新的挑战又摆在了面前,要带领公司从数字化向自动化转型,而且目标非常的明确:不能失败!在苏州,和我同时代创业开机加工工厂的一些老板们,都已经开始享受天伦之乐了,有的也早就不管生产和企业了,但我还活跃在生产的一线,还在挑战更高难度的目标,我对此从不感到失落,我始终认为,对于一个制造人来讲,现场,才是最好玩的地方,把它当成“大玩具”,每天就能活在快乐中!
从创业的那天开始,个人命运就和新鸿基捆绑在一起了,企业的成长,也是先有个人的蜕变而来的。是企业承托了个人,还是个人改变了企业?我想,一定是人定胜天,只有让自己不断地蜕变,吃常人吃不了的苦,做常人不愿意做的事,才能够化茧为蝶!脚下的路还很长,也很曲折,没有回头路,只有勇往直前!未来新鸿基将开起海外布局之路,对自己来讲,是又一场蜕变的开始!
总经理 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