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密机加工行业这片竞争激烈的商海之中,客户需求恰似那指引航向的灯塔,准时交付则是企业乘风破浪、屹立不倒的坚实船锚。确保每一份订单都能按时、高质量交付,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更是我们每一位员工镌刻在心底的职责。在日常的供应链管理工作中,我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精心打造 “保姆式供应链”,从多个维度精准发力,将这一核心理念悄无声息地融入供应链管理的每一个运作环节。
业务代表,需要精准了解客户项目进度,提前与客户沟通,尽早下达采购订单,为加工计划争取更多的弹性空间。客户需求,是供应链管理的第一原点,是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我始终要求业务代表以严谨的态度主动与客户沟通,不仅要精准把控我们内部的L/T与产能资源配置。也要清晰的了解客户订单的紧急程度,通过业务内部的沟通协作,确保加工资源灵活弹性的倾斜到客户的重点及紧急项目,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促使生产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下去。
计划采购团队,于业务代表而言,是后方的支持团队,是供应链内部各协作部门的中枢神经。当销售订单录入系统的那刻起,计划采购部门的工作就开始启动了。主计划根据我们的加工工艺流程,每个工序的加工节拍,所需设备类型及所有机器产能利用状况,启动订单评审工作。我们合计有140台左右加工设备,每台机器的加工行程,精度都存在差异。我们需要根据原材料的到达时间,匹配最快速可以上机加工的设备,压缩各加工工序流转的等待时间。计划采购团队不仅需要关注加工计划,检验计划,包装计划,质量报告计划等任务项,都需要计划采购团队给出清晰的时间要求。各部门的工作安排均需要按照计划清单来协调,确保大家都在围绕相同的目标而努力。
我们新鸿基有33年的建厂经验,每年不仅有大量的常规批量订单要完成准时交付,也有很多新品导入。我们所提倡的“保姆式”的供应链,在前沿项目管理中体现的最为显著。新的材料,新的标准件,新的加工能力,新的表面处理,新的装配要求,都要求我们的技术和前沿采购进行紧密的配合,针对图纸,向客户提供专业的DFM报告。一旦DFM被客户批准,我们会前沿采购和技术工程团队,会提前进行资源整合,将满足我司质量及报告要求的供应商导入到供应链资源当中。确保新品加工资源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将所有加工异常风险,在生产启动前,已经完成有的放矢的技术探讨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新品完成加工后,我们的加工工艺和程序会做梳理及标准化。批量交付的风险,可以有效的控制。我们持续关注所有分厂的加工状况,一旦发现他们在新材料应用、工艺执行或表处操作上遇到困难,便立即派出专业团队上门协助,如同贴心的 “管家”,保障供应链的顺畅运行。
质量工程和检验团队,为产品加工和成品交付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在新品阶段,质量工程会与客户交流,了解客户的装配需求及使用工况。明确客户图纸的重点尺寸,拟定质量检验比例并提供客户的隐形质量要求。测量部门共同参与DFM梳理,将难品的测量稳定性深度思考,确保检验设备及方案提前与客户对标。避免检测结果的偏差。我们公司拥有德国QMS系统,可以实现量具校验管控,检验SOP及质量数据电子化存储,便于进行加工稳定性分析。
物流部负责产品出入库管理,半成品及成品的包装任务,以及货物的报关发货等安排。我们的客户对于包装承重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实现产品包装的标准化,我们每款产品包规都要拍照留档。我们物流部是供应链产品交付环节中的最后一个部门,他们默默无闻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等待产品检验后及时根据业务的指令安排包装发货。每个客户的物流公司及发货指引都不同,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客户的重量标准要求,准时安排海运及空运。
与此同时,我将供应链的协同与优化视为提升竞争力的 “制胜法宝”。全力搭建起跨部门协作的 “高速桥梁”,让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部门打破信息壁垒,紧密配合,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确保产品安全、准时地跨越千山万水,抵达客户手中。而在整个过程中,强化全员交付意识,凝聚责任共同体。在供应链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如同在充满未知的征途上前行,各种突发情况犹如不期而遇的风雨,随时可能影响交付进度。我们必须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给出具体清晰的执行方案,落实到具体的时间及责任人。快速推进,解决瓶颈问题。在应对交付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与客户的沟通视为重中之重。一旦出现交付问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坦诚地向客户说明情况,不隐瞒、不推诿,同时积极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明确的预计交付时间,用真诚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争取客户的理解与支持。实践证明,这种开诚布公的沟通方式不仅没有削弱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反而让客户看到了我们勇于担当、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心,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合作意愿。
在未来的工作征程中,我将继续带领供应链团队,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创新的智慧,不断优化 “保姆式供应链” 的服务模式,持续强化全员责任意识,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为公司在精密机加工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客户的持续成功贡献全部力量。
总经办 陈萃